桃源戶外
首頁 》 知識小學堂 》 登山醫學 - 第三章 溫度急症及雷擊傷害

登山醫學 - 第三章 溫度急症及雷擊傷害

一、燒燙傷

甲、分類

一度:僅表皮外層損傷,未傷及真皮層,引起腫脹及相當程度的疼痛。

二度:表皮和部份真皮損傷,皮膚發紅、表面潮濕、起水泡、腫脹,疼痛比輕度厲害。

三度:整層皮膚及皮下組織受到破壞,皮膚呈白色或焦黑,由於神經末稍被破壞了,一般反而較不會有劇痛,重度燒燙傷通常需要特殊醫療,在急救後需儘速送醫。

乙、處理方法

一度燒燙傷:
  1. 將燒燙傷部位置於自來水下輕輕沖洗,或浸於冷水中約10分鐘到不痛為止,如無法沖洗或浸泡,則可用冷敷。
  2. 傷處未腫脹前,小心脫除戒指、皮帶、鞋子或其他緊身衣物。
  3. 必要時可以使用敷料並加以包紮。

二度燒燙傷:

  1. 將燒燙傷部位置於冷水中或自來水下輕輕沖洗,直到疼痛停止,無法沖洗或浸泡部位則用冷敷。
  2. 用乾淨的布塊將傷處水份吸乾。
  3. 用消毒紗布蓋住傷處包紮之。
  4. 視情況送醫治療。
  5. 如手腳受傷需抬高傷處,減輕腫脹。
  6. 不可挑破水泡或在傷處吹氣,以免污染傷處。
  7. 不可在傷處塗抹油膏、藥劑。

三度燒燙傷:

  1. 讓患者躺下,將受傷部位墊高(高於心臟部位)。
  2. 詳細檢查患者有無其他傷害,維持呼吸道暢通。
  3. 不要企圖移去黏在傷處的衣物,必要時可將衣褲剪開。
  4. 用厚的消毒敷料或乾淨布塊蓋在傷處,保護傷口。
  5. 不可塗抹任何油膏或藥劑。
  6. 儘速送醫。

二、曬傷

甲、發生原因:

皮膚曝露了過量的紫外線,會造成皮下的微血管擴張,把較多的血液帶到皮膚表面來,皮膚因而發紅、變熱。

乙、生理變化

  1. 發炎:在被曬傷後6小時後發生,皮膚出現有紅、腫、熱、痛反應。
  2. 晒黑:可分為立即型及延遲型曬黑,立即型是由於紫外線中的UVA,延遲型曬黑則是由紫外線中的UVA在加UVB所造成。
  3. 皮膚增生:皮膚因日光曝曬產生增厚現象,皮膚角質可因此增厚2到4倍,是皮膚的自我保護方法,可以抵抗日光的再曝曬。
  4. 免疫反應:皮膚的免疫系統因日照曝曬造成免疫力下降,使得皮膚容易過敏。

丙、曬傷的處理

  1. 使用止痛藥,如阿斯匹靈可紓解輕度至中度曬傷的紅腫、癢痛。
  2. 濕敷,以冷水、脫脂牛奶、燕麥片溶液來濕敷皮膚,可防止癢或乾燥。
  3. 用布包住冰塊敷在受傷的皮膚,可紓緩疼痛,但不能將冰塊直接接觸皮膚。
  4. 使用溫和的香皂,並徹底的沖洗乾淨。
  5. 在洗澡之後塗上滋潤皮膚的乳液。
  6. 亦可使用新鮮蘆薈,直接塗在患部,可幫助傷口復原 。
  7. 可灑上爽身粉,減少睡覺時床與皮膚的摩擦 。
  8. 曬傷的皮膚要三至六個月後才能恢愎正常,短期內勿再曝曬在陽光下。

丁、宜就醫處理

  • 脫水
  • 發燒、畏冷和嘔吐、反胃
  • 劇烈疼痛
  • 熱中暑或熱衰竭
  • 大範圍水泡破裂

三、關於防曬油:

甲、SPF:sun protection factor的定義

乙、SPF X=延長曬傷時間變為X倍=阻隔(x-1)/x的紫外線

丙、SPF 48=阻隔47/48的紫外線,延長曬傷時間為原來的48倍,以通常在烈日下曝曬十分鐘即可能會曬傷來計算:10分鐘*48=480分鐘=8小時

丁、但是,乳液會因流汗或是活動而耗損,所以建議算出來的時間除以二或三。即是您需要補防曬油的間隔時間。

四、失溫

甲、發生原因:

海拔愈高,氣候的變化愈大,當缺乏適當的保暖設備,或長期暴露在氣候惡劣的低溫環境下,特別是精疲力竭、衣物潮濕的情況下時,會產生體溫下降的生理反應。當體溫降到攝氏35度以下時,人體即已進入失溫狀態。

乙、症狀表現:

感覺寒冷、皮膚蒼白、四肢冰冷、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、言語含糊不清、肌 肉不受意志控制、反應遲鈍、性情改變或失去理性、脈搏減緩、失去意識等。患者一旦進入失溫狀況,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,嚴重者可能心跳極慢,呼吸細微,即 使呼吸及心跳停止,也不可認定患者已死亡,應立即施以急救處理。

丙、處理原則

  1. 嚴重低體溫應儘速求就送醫!
  2. 將患者帶離惡劣的低溫環境,移至溫暖的帳篷或山屋內。
  3. 立即移除傷處及遠心端所有的束縳物,以溫暖的衣物、睡袋等裹住患者全身。
  4. 可給與患者熱水瓶或施救者以體溫傳導,以防患者體溫再度下降。(無熱水可生火烤熱)
  5. 若患者意識清醒,則可讓他喝一些熱而甜的飲料,若已不省人事,則讓他以復原姿勢躺著。
  6. 若患者呼吸及心跳停止,應展開心肺復甦術,並儘快送醫。
  7. 切記不可給患者喝酒,亦不可擦拭或按摩患者四肢,也不可鼓勵患者作運動。

五、凍傷

甲、凍傷的原因

  • 氣溫過低:

    (1) -15℃時,裸露的手指會被凍傷

    (2) -5℃,手指開始疼痛,麻木

    (3) 7~8℃時長時間裸露的肢體也會發生凍傷。

  • 颳風,潮濕,接觸鐵、石、冰塊會加速散熱,加強寒冷的傷害。
  • 年老、體弱或營養不良者,缺乏體育鍛煉者對寒冷耐受力差,易被凍傷。

乙、凍傷分類

  1. 一度凍傷:皮膚蒼白、麻木,進而皮膚充血、水腫、發癢和疼痛。
  2. 二度凍傷:除皮膚紅腫外,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,水皰破潰後流出黃水,自覺皮膚發熱,疼痛較重。
  3. 三度凍傷:局部皮膚或肢體壞死,出現血性水皰,皮膚呈紫褐色,局部感覺消失。

丙、凍傷的救護措施

  1. 儘速送醫!
  2. 一度凍傷,可讓病人自己主動活動,並按摩受凍部位,促進血液迴圈。可以用辣椒、艾蒿、茄杆煮水熏洗、浸泡,再塗以凍瘡膏即可。
  3. 二、三度凍傷應儘快脫離低溫環境,保暖,促進肢體複溫,不可用雪擦、火烤或溫水浸泡,否則會加重凍傷。
  4. 二度凍傷的水皰可在消毒後刺透,使黃水流出再包紮,傷口已破潰者按感染傷口處理。
  5. 如有合併低體溫,應先治療低體溫。
  6. 給予凍傷病人熱飲料及止痛治療。

六、雷擊

甲、雷擊有兩次

  • 第一擊

    (1)帶電空氣

    (2)由空中下到地面,或是由地面到達空中

    (3)頭髮豎起、尖銳噪音

  • 第二擊

    (1)迴擊電流

    (2)延著帶電空氣所開的路跳上來,發生閃電

    (3)看的見的閃電是第二擊

乙、危險因子

  • 曠野
  • 金屬物品
  • 雷雨中濕著身體散步
  • 大樹下、電線杆下、鐵塔下

丙、雷擊後受傷的器官

  • 心臟:心臟停止
  • 呼吸肌肉:呼吸肌肉麻痺、無法喘
  • 腦部:假死
  • 皮膚:燒傷,羽毛葉片狀、苔蘚狀
  • 肌肉、骨骼:肌肉收縮造成骨折
  • 內臟:頓挫傷、爆炸

丁、處理原則

  1. 可以放心的接觸病人。
  2. 觀察意識、呼吸、脈搏、皮膚 。
  3. 多個傷患時急救順序:

    先救:心跳或呼吸停止的,開始CPR。

    後救:還會喘、呻吟、奄奄一息的。
  4. 趕快就醫。

戊、如何預防雷擊

  1. 惡劣天候時,預防雷擊的方法。
  2. 注意前兆:當你在野外頭髮突然豎起來、耳朵聽到尖銳噪音。
  3. 遠離已經被雷擊的地點:雷電喜歡重複打在相同的地方。
  4. 分散人員往低處跑 v.找掩護:建築物、灌木叢、保持身體乾燥。
  5. 取下金屬物品。